《我的父親》 (蘇華:華國鋒長子 著)
1949年2月,父親和母親在山西盂縣結婚,成為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和伴侶,攜手走過風風雨雨近六十秋。母親韓芝俊,山西五臺縣人,她父母都是戰初期入黨的老黨員。母親從小也參加抗日工作,15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兄妹四人均在湖南出生,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成長,在各自的作崗位上做了一些對人民有益的工作。
父親在學生時代就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抗日戰爭爆發后,即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他在極端艱苦的敵后抗戰中,逐步鍛煉成為一位年輕的縣級領導和優秀的地方抗日武裝指揮員。
1976年7月28日,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父親受中央委托,率中央慰問團趕到災區,指揮抗震救災工作,并冒著余震下廠礦、進窩棚,看望和慰問受災群眾。在隨后的一年多中,他又兩次來到唐山,關心受災群眾的生活安排和城市的災后重建工作,視察煉鋼廠的生產情況,在六百米深的礦井下和煤礦工人一起度過1978年的元旦,還會見了當地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1976年9月,我父親在毛澤東主席逝世后,率先提出以隔離審查的方式解決“四人幫”問題。在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贊同和支持下,領導粉碎了“四人幫”,挽救了黨、挽救了社會主義事業,使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他在這場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斗爭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此后,他先后主持了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十一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開始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提出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978年8月,父親在出訪南斯拉夫時,參觀了該國的出口加工區,認為這種引進外國資金、設備和技術,促進本國科技發展提高生產力,擴大出口能力的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同年5、6月,中央還派谷牧、林乎加率經濟考察團出訪西歐三國和日本,回國向國務院匯報。在此之后,7至9月國務院連續開了兩個多月的務虛會,父親在會上先后發表了12次講話,提出“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辦法再多一點、步子再快一點”。之后,中央批準設立立了蛇口出口加工區,引進建設了寶山鋼鐵廠,并開始研究探討在寶安、珠海兩個縣搞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