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村的一場偉大革命。用現代化機械裝備農業,不僅能提高勞動效率,使農業生產大幅度增長,而且會使我國億萬農民的思想面貌發生深刻變化。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余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工農差別逐步縮小,廣大農民將逐步成為農業工人,這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
英明領袖華主席根據當前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指示我們要“造就一支宏大的亦工亦農、掌握現代技術的農業機械化隊伍。”這是適應我國一九八○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迫切需要,又是向未來遠大目標前進的第一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實現農業機械化,需要農業機械,更需要駕馭機械的熟練人材。今后三年多一點的時間里,要增加的農業機械數量是相當大的。要管好用好這些機械,必須造就一支很大的革命隊伍。粉碎了“四人幫”以后,全國農機工業戰線捷報頻傳,今年上半年生產的大中型拖拉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今后必將有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供應農村。現在要立即動手,抓緊隊伍建設,做到“機器未到,培訓先行”,絕不可打無準備之仗,貽誤時機。對此,誰認識早,決心大,動手快,工作就主動;誰認識晚,抓得慢,工作就被動。
怎樣建設這支宏大的革命隊伍?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走亦工亦農的道路,這就是我國自己的建設農機化隊伍的道路。
亦工亦農,就是把農機人員培養成為工農結合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他們既能掌握現代化農業機械的操作、維修、保管等技術,又能保持我國農業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上車會開機器,下車能干一般農活。這支農機化隊伍實行亦工亦農,不僅能夠切合實際地推進農村的技術改造,不斷提高機械化科學種田的水平;而且可以適應農村中仍然大量需要人工耕作的要求,確保農村當前生產的發展。
亦工亦農,是建設這支宏大的農機化隊伍切實可行的辦法。當前,由國家各級農機學校培訓的農機人員,只能占較小的比重。絕大部分農機人員,要依靠農村社隊自己的力量,就地選拔,就地培訓,就地使用。實行亦工亦農,建設貧下中農自己的農機化隊伍,符合我國當前的情況。他們不脫離農村實際,不脫離農民群眾,會得到廣大貧下中農真心實意的歡迎和支持。
亦工亦農,可以保證農機人員在政治生活方面,不脫離農村的現實斗爭;在經濟生活方面,除有必要的勞動保護條件外,和社員同樣按勞取酬,評工記分,保持適當的收入水平;在生產勞動方面,服從統一調配,從事機械作業,同時兼做其他農活。
這樣,一開始就注意不擴大工農差別,堅持反修防修,為加快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條件。建設一支宏大的亦工亦農的農機化隊伍,不是一帆風順的。“四人幫”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和資本主義勢力,嚴重干擾和破壞這支隊伍的建設;大量存在的小生產習慣勢力,經常影響這支隊伍的健康成長。有的地方出現農機不務農,偏離社會主義方向的現象;有的地方農機作業效率低、質量差、成本高、浪費大;有些農機人員身上滋長不正之風,等等,就是兩種思想、兩條道路斗爭的表現。貧下中農說:“農機手不革命化,社會主義的‘鐵牛’就會成為資本主義的‘野牛’。”我們一定要按照又紅又專的要求,建設亦工亦農的農機化隊伍,使這支隊伍能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全心全意地為農業生產和農業機械化服務,精益求精地掌握現代化技術,管好用好農業機械,為建設社會主義大農業多出力。
現在,建設一支宏大的亦工亦農、又紅又專的農機化隊伍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各省、市、自治區要黨委書記動手,全黨動員,加強領導,全面規劃,把建設農機化隊伍的群眾運動抓起來,把群眾培訓和專業培訓、普及和提高的工作結合好。要抓好農機大專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的工作,在領導力量、師資人員和教學設備等方面加以充實。要認真抓好現有隊伍的整頓、培訓,發揮他們的骨干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立五級培訓網,有領導有計劃地建設農機化隊伍,基本上適應全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要。他們的經驗,很值得借鑒。
“凡不注重研究生產的人,不算好的領導者。”全國農業機械化正在迅速發展,我們的工作必須適應這種形勢變化。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同志,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大精神,更高地舉起毛主席的偉大旗幟,深入揭批“四人幫”,充分發揚我黨理論聯系實際和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深入到農業機械化的群眾運動中去,深入到建設農機化隊伍的工作中去,親自研究問題,解剖麻雀,取得經驗,指導全盤,切切實實地推進農機化革命隊伍的建設,為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盡最大的努力。
(摘自1977年9月16日《人民日報》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