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www99,131美女视频黄的免费,www.日韩在线,黄色三级在线视频,全毛片

華國鋒紀念網 > 歷史文獻

人民日報社論:必須高度重視計劃生育工作

1979-01-2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

最近召開的全國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會議,就計劃生育工作如何適應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研究。這是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和所有群眾團體應該抓緊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的宏偉目標,要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一個理想的水平。一九八○年,要降到百分之一以下,在這個基礎上,再逐步降低,使我國人口有計劃地緩慢增長,這是必須做到、也能夠做到的。一九七八年,十一個省、市提前把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就是證明。有些省、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沒有降到原定計劃以下,個別省甚至有回升,主要是工作沒有抓緊。為了加快現代化經濟建設,我們必須把計劃生育這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抓得很緊很緊,絕不可掉以輕心。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要求人口也要有計劃地增長。我國人口眾多,為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這是我們的有利條件。但是,人口多也帶來困難。人主要是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人作為生產者,是指人口中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使用生產工具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那一部分人。人從出生到成長為勞動力,起碼要十六、七年的時間。現在新增加的勞動力,是十幾年前出生的;現在出生的人口,又決定十幾年后新增勞動力的數量。當代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學技術的力量。隨著四個現代化的逐步實現,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一方面將大大節省勞動力,另一方面則要求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技術文化水平。要使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就必須對人口的出生進行計劃調節,并努力發展科學教育事業。如果現在仍然無計劃地增長人口,就會給有計劃地安排和培養勞動力帶來困難。人作為消費者,是生活資料的需要者。人口發展的快慢,直接關系到積累和消費的關系。搞現代化建設,不能沒有積累。積累太多,影響人民當前消費;積累太少,又難以在二十二年內完成現代化建設的宏偉任務,最終又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控制人口的增長,每年凈增人口越來越多,每年增加的財富會被越來越多的凈增人口消費掉。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就可以增加積累,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還可以舉辦各類學校,為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培養、造就千百萬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掌握現代化生產技能的熟練工人、熟練農民,培養大批懂得現代經濟管理、現代科學技術的干部和知識分子,加速形成四個現代化所需要的勞動大軍,為提高今后的消費水平創造更為雄厚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對計劃生育工作,不但計劃生育部門要抓,全黨要抓,特別是經濟、計劃部門也要抓。毛澤東同志在幾次制定五年計劃時都指出,要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其意義就在這里。只管經濟發展計劃,不管人口發展計劃,經濟發展計劃就可能被沖擊,甚至完不成。

要使計劃生育工作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首先,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要發動和依靠政府各部門和人民團體,認真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第二,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各種機會大造輿論,造成一個以適當晚婚、計劃生育為榮的新的社會風尚。第三,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措施作保證。現行的有關經濟政策,如農村口糧和城鎮住房分配等政策,凡是不利于計劃生育的,都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適當的調整。我們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子女最好一個,最多兩個。各省、市、自治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有利于計劃生育的政策、措施。對于只生一胎,不再生第二胎的育齡夫婦,要給予表揚;對于生第三胎和三胎以上的,應從經濟上加以必要的限制。農村一定要實行男女同工同酬,鼓勵男子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要照顧好生活上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和殘疾社員,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對只有一兩個女孩的老年社員,優先實行養老金或退休工分制度。第四,要大力普及節育科學知識,抓緊避孕藥物、節育器械的研究和生產,提高技術指導的質量。計劃生育也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預防為主就是避孕為主,計劃生育的科研重點也應放在這里。從事計劃生育的醫藥衛生人員,要有嚴格的技術考核。責任心強、技術高明、節育手術無事故者,要給予表揚。

 廣大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及有關部門的職工,在黨的領導下,做了大量工作,黨和人民對他們的辛勤勞動給予高度評價。希望他們再接再厲,加強學習,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進作風,聯系群眾,為黨和人民做出新的貢獻。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期間結婚、探親的較多,正是宣傳和落實計劃生育措施的重要時機。為了勝利完成今明兩年的人口計劃,各地區、各單位,特別是那些人口自然增長率還沒有降到計劃以內的地區和單位,從現在起就要抓緊開展工作。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完全可以降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

(選自1979年1月27日《人民日報》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