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龍 原毛田公社區委書記。
1959年至1961年,我國遭受了三年嚴重的自然災害,國民經濟建設正處于調整階段,農林經濟發展也處于低潮。時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書記的華國鋒和中共中央委員、團中央第一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的胡耀邦深入到湘潭地區所屬縣、區、社農村進行調查了解情況,探索發展農林經濟的新主措。當他們來到岳陽縣時,縣委書記張月桂陪同他們到了廣興洲區和渭洞區調查了解。最后,縣委匯報了毛田的情況,他們聽后感到很激動,決定要去毛田看看,并擬定上午去下午返回岳陽縣城。
『深入農村發現毛田』
1963年,毛田山區的初冬,天高氣爽,景色宜人,毛田的公路上行駛著兩臺小轎車,這也是毛田首次飛進的“金鳳凰”,人們奔走相告,紛紛聞訊前來觀看。小轎車行至毛田區委所在地(南沖八斗丘)停了下來,華國鋒和胡耀邦從車上走下來,向群眾揮手致意。隨后,他們健步走進區委辦公室。縣委書記張月桂拉著我的手向兩位首長介紹,這就是毛田區委書記許志龍。爾后,華國鋒就開始向我了解情況。他說,當車子一進入毛田,他們看到那郁郁蔥蔥的人工林和那井井有條的果樹林便被深深吸引住了。特別是對那掛在500米高石巖上的盤山公路,那高峽出現的平湖,圍繞山腰的水渠道,倍感興趣,激動不已。他說,坐車觀景畢竟有限,要了解毛田的真面目,必須深入農村調查。
華國鋒要我首先匯報情況。我說:毛田過去叫“茅田”,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三年困難時期,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毛田區委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上半年帶領群眾狠抓生產,保證社隊增產、社員增收。下半年治山、治水、改土、修公路,搞勞動積累,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在三年困難時期,天大旱、人大干,大干大豐收,豐收促大干。在抗大旱時,迎著困難上,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了地面無水地下找,高處無水低處挑,有水車到無水止,無水再挖三丈深,抗旱保苗創豐收。通過三年的艱苦奮戰,毛田終于摘掉了“吃反銷糧”的帽子。
我還匯報說,在三年最困難的時候,毛田全體共產黨員、革命干部和社員群眾,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了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但是,由于白手起家,加之連續作戰,有少數革命干部和共產黨員生出一些畏難退縮情緒,對此,區委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三三”教育。教育革命干部、共產黨員在困難面前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要經得起“三個考驗”,即黨的考驗、人民的考驗、歷史的考驗。為人民服務要做到“三不辜負”,不辜負黨的培養、不辜負群眾的期望、不辜負自己的青春年華。要樹立革命英雄主義思想,“爭取三上”,毛田巨變上電影,英雄事跡上學校,革命榮譽上北京。經過“三三”教育,大家革命精神大振,同心同德地建設毛田。聽到這里,華國鋒感到格外高興,不時地說“干得好!三年困難時期,人家下馬不干了,你們迎著困難上,奇跡,奇跡!可貴,可貴!”
匯報完后,華國鋒和胡耀邦同志要到實地去看看,我陪他們看了毛田水庫及發電站,公社養魚基地,八斗大隊上山生產隊梨園、侖坪生產隊養豬場,水圳大隊養豬場、果園和新造的用材林基地。他們邊走邊議,不時肯定毛田干得好、事跡驚人。后來他們站到水圳大隊山頂上,遠望云山松濤滾滾,俯瞰近處渠水滔滔,胡耀邦同志有感而發,當即吟詩一首,詩云:“云山蒼蒼,渠水泱泱,志龍之風,山高水長。”華國鋒隨即說:“志龍,耀邦同志對你評價很高,一定要把毛田建設好。”我說:“首長過獎了,盛名之下,自愧難負,我一定更加努力,把毛田建設得更好,不辜負領導期望。”
他們經過聽、看、問等方式對毛田有了較為全面和具體的了解,認為毛田的經驗很好,值得推廣,決定把湘潭地區所屬的縣、區、社書記組織來毛田學習。華國鋒說,“我不相信毛田人民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縣、區、社就做不到,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有雄心壯志,有革命干勁的好班長。”
『總結毛田經驗 樹立毛田典型』
華國鋒和胡耀邦同志在毛田看了一些地方以后,認為匯報的情況和實地看到的情況是一致的,他們倍感興趣,贊不絕口,要求把毛田經驗總結好,在全地區樹立起這個典型。于是他們改變行程,原計劃只到毛田看半天,改為在毛田住下來,總結毛田經驗,并決定在毛田召開全地區縣、區、社書記會。
1963年11月下旬,中共湘潭地委在毛田召開全區縣、區、社書記現場會。這次會議打破了常規開法,不是先由領導作報告,爾后由與會人員分組討論,而是以縣編為學習小組,縣委書記為組長,帶領區、社書記到毛田自選一個大隊一個生產隊,用四天時間同該隊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進一步了解毛田在三年困難時期治山、活水、改土、修建公路等情況以及社員每人每年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情況,以實地察看為主。大家經過四天“三同”,一致認為毛田所干的事是扎實的,反映的情況是真實的。學習組下去的時候正是毛田人民鬧“過年”的時候,大家看到社員殺豬宰羊、打豆腐、燙粉皮的情景都感到羨慕,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有些差距。各縣學習組在向華國鋒匯報時,一致認為毛田所干的事是實實在在的,下邊還有不少的經驗毛田區委沒有掌握起來。大家認為這種開會的方法很好,既進一步檢驗了毛田向上匯報的情況有無“浮夸風”,又解決了少數到會人員對毛田變化抱懷疑態度。從此,毛田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事跡在整個湘潭地區傳開了。
在毛田會議期間,華國鋒就決定以地委辦公室為主成立一個寫作班子,并指定我不要參加會議,專門向寫作組匯報情況,要毛致用同志來參加總結材料。寫作組經過了幾天幾夜的努力,終于寫出了《可貴的革命干勁》一文,不久在中央《紅旗》雜志(第10期和第11期合刊上發表,從此毛田的名字在全國傳開了。為了更好地總結毛田經驗,華國鋒和胡耀邦同志又給新華社領導打電話,要求派一名高級記者來毛田采訪。不久,新華社派袁木同志(高級記者)來毛田采訪。袁木同志到毛田爬山越嶺,深入調查了解,并深入到我家向周圍群眾了解我的情況。最后,他寫了一篇《毛田紀事》。于1963年9月21日在《人民日報》上大版發表。自后,來毛田參觀指導工作的領導和同志絡繹不絕。
華國鋒為了樹立毛田,這個典型花了不少心血。1963年,湖南省召開全省貧下中農代表大會,他同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同志商量讓我參加省貧下中農代表大會并在大會上發言介紹毛田經驗。當我去長沙參加貧下中農代表大會時,華國鋒正身體不適在湘雅醫院住院,華國鋒要我去醫院找他。當我走進病室時,華國鋒面帶笑容地對我說:“志龍!你這次要見大世面了,省貧協代表大會要你發言介紹毛田的經驗,準備好了嗎!有稿子嗎?給我看看。”他拿著稿子在上面改了多處,然后交給我,問:“改的認得嗎?你念給我聽,看語氣前后貫通沒有?我們先演試一下,你是主講,我是與會人員。”講完以后,華國鋒說:“還不錯,只是你的毛田口音太重了一點,能改變一點就更好。”我說:“我會盡量讓大家聽懂。”在華國鋒的教育和培養下,那次會上,我被當選為湖南省貧下中農協會委員會的委員。
1963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作出《向毛田區學習的決議》,《決議》在新湖南報頭版頭條上發表,并用紅頭文件向全省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機關發出“向毛田區學習”的號召。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省委副書記王延春、萬達、王治國、趙處琪等領導多次去毛田指導工作。1964年毛主席提出了“農業學大寨”以后,湖南掀起了“學大寨、趕毛田”的熱潮。
雖然《紅旗》雜志和《人民日報》都對毛田進行了典型推介,但華國鋒認為對毛田的報道還是不夠,還親自撰寫了《貴在鼓勁》的文章在新湖南報頭版頭條上發表。文章發表以后,在全省乃至全國振動很大,反映很好。《貴在鼓勁》的文章既肯定毛田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成績,又鼓勵毛田人民繼續前進。在《貴在鼓勁》文章的強大推動下,毛田治山、治水、改土、建設公路的規模越來越大,農田基本建設的標準越來越高。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日益發展,《貴在鼓勁》的精神動力在全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后來,《貴在鼓勁》的文章又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重要報刊以及全國各省、市、區機關重要報刊上以頭版頭條進行了轉載,為推介毛田經驗、樹立毛田典型,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向毛主席介紹毛田』
1963年秋,湖南省委在長沙召開了全省地、市、縣委書記會,研究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會議期間,毛主席來到湖南考察工作。此前,華國鋒曾向毛主席匯報了毛田在三年困難時期,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事跡。華國鋒介紹說,在三年困難時期,毛田迎著困難上,取得了糧食豐收、五業興旺,同時展開了大規模的治山、治水、改土、修公路等基本建設,改變了毛田的面貌。毛田過去叫“茅田”,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人民生活很苦,一般都是以紅薯為主食,糠菜半年糧。民間還流傳著一首歌謠,早上吹牛角(紅薯拿在手上吃),中午絆糖它(紅薯上沾著幾粒大米),晚上還是現家伙(晚上仍是吃紅薯),現在隊隊增產,戶戶增收,人們豐衣足食。毛主席聽了很感興趣,對毛田民間流傳的民謠還記得很清。毛主席日理萬機,還記得毛田的小事,可見主席對毛田印象之深非同一般。
會議期間,省、地、縣委書記要求要見毛主席,省委即向毛主席請示,主席同意和大家見面。那天,毛主席健步走進會見室,第一句話就問:“岳陽縣委書記來了沒有!”“來了,”岳陽縣委書記張月桂在。毛主席說:“你們岳陽出了個毛田,很好!”張月桂同志回答:“全是主席的英明領導。”可見,毛田已存在毛主席腦海里了。
隨后,毛主席向湖南省委提出要去毛田看看,由于當時通往毛田的公路是一條簡易公路,省委考慮主席的安全,向毛主席說明了情況,才未作出去毛田的安排。
1964年,中央領導考慮要在農村樹立一個先進典型,成為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開展比、學、趕、幫、超的活動。據胡耀邦同志告訴我,毛主席要樹毛田,中央其他領導認為毛田是好,但它是一個區,下屬4個人民公社,全區有6萬多人口,社與社隊與隊之間不平衡的問題會存在,如農田基本建設、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一時難以解決,因此主張樹大寨大隊。因為大寨是一個村子,全村只有二百來人口,面積小,有問題好解決。經過大家充分討論,反復比較,大家認為樹大寨好,于是毛主席提出了“農業學大寨”。
1965年,華國鋒要毛田虛心學大寨,要毛田派出一部份大隊支部書記去大寨跟班學習。后經陳永貴同志同意,毛田派出20名大隊支部書記在大寨跟班學習,既學大寨治山、治水,改土經驗,又向大寨傳授南方種水稻技術。從此,大寨、毛田成了一對競爭好友。
1965年9月27日,湖南省委通知我去北京參加工業、農業勞動模范代表國慶觀禮活動。湖南只去3人,益陽市農業勞模田啟發,邵陽縣農業勞模聶炳發。9月29日,我們到達北京,晚上接到周恩來總理參加國宴的請帖,湖南只邀請了我一人。出席宴會的有毛主席、周總理、中央領導,全國工業、農業部分勞模代表和國際友人,周總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毛主席頻頻舉杯向大家敬酒。當陳毅副總理與我握手時,我自我介紹我是湖南岳陽毛田的,陳毅副總理聽后稱贊說:″毛田干得好,毛主席多次講過毛田,毛田很好!″
『面向社會宣傳毛田』
1965年10月,中央把全國農業戰線上先進典型的事跡收集起來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展出,向全國進行廣泛推介。華國鋒推薦了毛田,并把毛田和大寨同擺在第一館。第一館內除大寨有1/3的圖文資料外,剩下的2/3展區都是毛田圖文并茂的資料介紹。毛田在全國農業戰線上的知名度從此在全國人民心中進一步加深,新聞媒體紛紛對毛田進行報道。
不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專程來到毛田采訪,并要我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毛田“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事跡。隨后不久,上海美術出版社派來社長常春和攝影家宣文杰來毛田采訪。他們在毛田花了4個月時間,走遍毛田山山水水,終于編寫了《毛田巨變》一書向全國發表,對人們進一步了解毛田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6年,經中辦研究,《人民畫報》社受中宣部委托來湖南對人民公社考察選點,經湖南省委集體研究,決定到毛田采訪。《人民畫報》社五人采訪組來到毛田后,他們爬山越嶺,走村串戶調查了解情況。他們認為毛田基本符合報道條件,只是機械化程度差了一點,計劃用一年半時間,每月一期連續向全國以及全世界報道,但是最后要經過國務院總理批準才能照辦。當時國務院總理是華國鋒,當他看到中央要報道毛田人民公社的呈文以后,立即批準并囑咐“湖南省委對毛田機械不夠的問題要幫助解決”。《人民畫報》對毛田向全世界進行報道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許多國際友人紛紛來電來人參觀訪問,索要資料。越南和平省主席丁公望率團到毛田參觀訪問,并詳細詢問情況后,他說越南的自然環境和毛田差不多,一定要把毛田經驗帶回越南去,在越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情系毛田 關懷備至』
華國鋒不但發現了毛田、樹立了毛田,而且對毛田的各方面都關懷備至。他曾語重心長地教育毛田干部,在工作上既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又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既要有革命干勁,又要有科學態度。他不時地提醒我,毛田出了名,更要夾著尾巴做人,力戒驕傲。他還說,對前來參觀指導工作的領導和同志,接待既要熱情,但招待上又要節約,不能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同時要成立一個接待班子由他們專門來接待,你不能天天忙在接待上,你要放手抓工作,現在競爭很厲害,不然毛田會落后的。
1962年11月,湘潭地委在毛田召開了地、縣、區、社四級書記會議,華國鋒要書記們既要學毛田,又要關心毛田,多向毛田提出建議和意見。最后,他把大家的意見收集起來,寫成條文交給我,讓我仔細拜讀認真落實。從這件小事上不難看出華國鋒對毛田的真情。
1976年,中央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的大會,我有幸參加了此次盛會。當時華國鋒是國務院總理,會議期間,華國鋒多次向我詢問毛田的情況。1977年8月24日,黨的十一大召開。會議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華國鋒,又單獨接見了湖南出席黨的十一大代表并與我們合影留念。合影前,華國鋒握著我的手仔細詢問毛田的情況,他對毛田的關愛之情讓我深深感動。
現在,華國鋒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華國鋒對毛田的真摯情感、對毛田的無限關懷,永遠地留在了毛田人民的記憶之中!■
(該文摘自 岳陽社區大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