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是個忠厚謙遜的人。在一定歷史時期,他在人民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黨內許多老同志也努力樹立他的威望。但是,他卻十分注意反對個人崇拜,為發揚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帶了個好頭。
『粉碎“四人幫”后享有很高的威望』
領導中共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是華國鋒的一大歷史功績。對此,當時和之后,黨中央一直評價非常高,認定此舉挽救了黨,挽救了國家。這一點兒也不過分。
華國鋒此舉,使他在人民群眾中一下子就享有了極高威望。郭沫若當時寫的《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一詞中,把華國鋒稱為“君健”(后改為“俊杰”),常香玉把這首詞配上豫劇曲調,唱遍大江南北。郭沫若、常香玉的舉動代表了當時絕大多數中國人對華國鋒的評價。
1976 年10 月21 日,北京150萬人上街游行,慶祝粉碎“四人幫”以及慶祝華國鋒成為中共中央主席。當時的人們把這叫做“雙慶”。現在許多人講這段經歷時,大多只講是慶祝粉碎“四人幫”,這是不完整的。其實,那時候,慶祝華國鋒成為中共中央主席,占有很大分量。1976 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先后逝世。特別是毛澤東逝世后,人們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擔憂的程度超過任何時候。西方國家把這稱為“權力真空”時期,希望中國穩定、發展的中國人,上上下下都期待著有一個新的英明領袖。此時,華國鋒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確立了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有了新的領袖,而這個領袖人物,一出手,就有不凡舉動:不費一槍一彈即粉碎“四人幫”,使全國局勢穩定。人們從華國鋒的身上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不能否認,長期以來,中國人有一種領袖情結。周恩來、朱德、毛澤東逝世后,中國人的領袖情結集中在華國鋒身上。那時,人們稱華國鋒為“英明領袖”,一方面表達了中國人對毛澤東、周恩來之后中國出現英明領導者的期待,一方面也表達了對果斷決策粉碎“四人幫”、割除中國政壇毒瘤的華國鋒的認可。大家對華國鋒接毛澤東的班,都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對華國鋒是衷心擁護。當時中央也特別強調華國鋒是毛澤東親自選定的接班人,各種報刊反復表述毛澤東生前給華國鋒寫有“你辦事,我放心”6個字的事實。在這個事實面前,中國人民對中共中央新任主席華國鋒真心實意擁護和愛戴。今天我們回頭去看當年天安門廣場上呈現出人們載歌載舞場面的錄像,還會發現通過天安門廣場的人們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有許多人是自發到廣場上加入游行隊伍的。他們爭相遠看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穿著軍裝的華國鋒,舉起雙手,對華國鋒熱烈鼓掌,歡呼雀躍。
應該提到的是,天安門廣場上的游行慶祝,不是一天,而是持續了幾天。10 月22 日,又有180 萬人到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活動,并且舉行環城游行。10 月23 日,北京市有250 萬人慶祝和游行。10 月24 日,北京參加慶祝和游行人數稍微少了些,有100 萬人。但這100萬人卻是在同一時間云集在同一個地點——天安門廣場。需要指出的是,除了10 月21 日的慶祝活動是中央發起組織的外,之后幾天的慶祝、游行活動,是群眾自發舉行的。這種自發的慶祝活動,沒有動用多少警力,卻秩序井然。“雙慶”活動,使北京這個沉寂多年的城市顯得無比熱鬧。天安門城樓上下,也可以說是整個北京城,全都一片歡騰。歡呼、口號、鑼鼓,伴隨著歡快的樂曲,回蕩在京城上空。
除了北京市外,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以至農村,都舉行了慶祝和游行活動。這些活動,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是慶祝華國鋒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新的領袖,表達對華國鋒的擁護和熱愛。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囿于傳統觀念的中國人,自發地用各種方式表達對新領袖的擁戴和熱愛,把毛澤東的像和華國鋒的像并列懸掛,就是這種自發表達的一種。沒有人號召,沒有人授意,更沒有人強制,這種并列懸掛領袖像的方式就很快在全國城鄉普及。各省委、地委、市委、縣委、公社黨委開會的會場,各群眾大會的會場,都開始并列懸掛毛澤東和華國鋒的像。這種情況后來又回過頭來影響中央。在中央各部委,隨后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到后來召開黨的十一大時,這種并列懸掛領袖像的情況,也出現在代表大會的主會場上。
沒有人要求,更沒有組織上的布置,10 月下旬,全國各地向中共中央發來擁護華國鋒的致敬電,抬頭都寫著“華主席、黨中央”。山西民歌《交城的山,交城的水》的歌詞被改編成贊頌華國鋒的詞,并隨著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演唱,很快在民眾中傳播開來。當時,黨內外對華國鋒的贊頌,也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大家都為我們黨和國家產生一位新的領袖人物而高興。今天看來,在當時的特殊歷史條件下,這種情感是可以理解的。
『不贊成也不接受對他搞個人崇拜』
粉碎“ 四人幫” 之后, 出于大局的考慮以及穩定的需要,黨內在樹立華國鋒威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這些工作確實存在個人崇拜因素。對于當時出現的個人崇拜,當時在中央工作的于光遠在后來說了公正的話。他說:
粉碎“四人幫”后,他(指華國鋒)已經是毛澤東的接班人。我們黨內就有這樣一些喜歡抬轎子、吹喇叭的人,用過去對待毛澤東的態度對待他,稱他作“英明領袖”。“英明領袖”變成他的代名詞。我們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人去大慶參觀,看到那里的展室對他大搞個人崇拜,非常突出。有一段時間,報刊上、文藝節目里,乃至小學教科書上都充斥歌頌華國鋒的內容。我列席十一屆二中全會,分組會上有好幾個人發表意見,主張在我國憲法的序言里寫進華國鋒的名字??但是我又覺得這不能全怪他,或者說不能主要怪他,因為這是毛澤東時就有的現象,說得遠一些是斯大林時就有的現象??因此我們的報紙、電臺,就把批評“個人崇拜”改成批評“個人迷信”??個人崇拜的主要來源便是封建殘余習慣,抬轎子、吹喇叭也是社會中朝官、太監對待皇帝,師爺、皂隸對他們大老爺的通常的態度。一朝天子一朝臣,《三國演義》中的幕僚們的命運同他們的主人也結合得十分密切。而斯大林、毛澤東就繼承那一套做法——當然在形式上改變了不少。要華國鋒堅決反對這種封建殘余,我認為是難以做到的。
其實,在那個特殊年代、特殊情況下,不光是基層干部群眾有一些此類問題,就是在黨內高層,也有此類問題。
華國鋒不贊成也不接受對他搞個人崇拜。他能有這個態度,最基本的是他發自內心的謙遜。有這樣兩件事:
1976 年4 月30 日晚上,華國鋒陪同毛澤東在中南海毛澤東住地會見新西蘭總理馬爾登后,華國鋒向毛澤東匯報了他處理的幾件事情和幾個省的一些問題,聽取毛澤東指示。當時毛澤東說話已很困難,有的華國鋒聽不清楚。毛澤東要秘書拿來紙和筆,寫了3 份手稿。手稿表示了對華國鋒的充分信任。特別是其中“你辦事,我放心”手稿,明確表達了讓華國鋒當接班人的意思。但在隨后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只出示了其他兩份毛澤東手稿,沒有出示“你辦事,我放心”這份手稿。毛澤東逝世以及接下來粉碎“四人幫”之后,華國鋒在一次會議上講這件事時說:“你辦事,我放心”,是對我個人講的,我沒有傳達。華國鋒很清楚毛澤東寫“你辦事,我放心”這6個字中所包含的深意,他不傳達“你辦事,我放心”,是他的謙遜品格使然。他確實覺得自己不適合擔當這樣重的擔子。但當“四人幫”試圖篡奪黨的最高權力時,他義無反顧,果斷挑起粉碎他們陰謀的重擔。
粉碎“四人幫”,華國鋒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為黨和人民立下了大功,但他不居功自傲,而是真心實意想推舉葉劍英擔任中共中央最高領導人。1976 年10 月6 日深夜在玉泉山葉劍英住處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華國鋒說過這樣的話:“這場粉碎‘四人幫’斗爭的勝利,我們的葉帥起了最為重要的作用。”葉劍英說:“不能這樣講。解決‘四人幫’的問題,是毛主席的遺愿。毛主席逝世后,你是黨中央第一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又是國務院總理,這件大事,如果你不下決心,你不拍板,做起來就難啊!正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你拍了板,做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在討論中共中央主席人選時,華國鋒首先說:“毛主席離開我們快一個月了。亂黨、亂軍、亂國,妄圖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被黨中央及時果斷地粉碎了。在此新的形勢下,我向中央政治局提議,請我們葉帥擔任黨中央的主席,主持中央的工作。葉帥德高望重,長期在中央協助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處理國際、國內重大問題,多謀善斷,有多方面豐富的實踐經驗,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很高,在危難時刻,兩次挽救了黨。”
華國鋒提議由葉劍英擔任中共中央主席,是真誠的,是真心實意為黨和國家前途命運著想。他個人沒有一點野心。粉碎“四人幫”,大局已定之后,他確實想讓德高望重的葉劍英當中共中央主席。但葉劍英按照毛澤東的遺志,力主由華國鋒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加上政治局全體同志的一致擁護,華國鋒才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華國鋒對于隨后出現的宣傳自己的情況很不滿意。他多次提出:不要宣傳我個人,要宣傳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事跡,宣傳老資格的革命家的貢獻和作用。當各地黨委在致中央的電報和發來的文件中把“華國鋒主席”列在“中共中央”之前的情況出現后,華國鋒多次對中央辦公廳的同志講:要對下邊同志講,不要這樣做,下邊發來電報、文件,抬頭直接寫中共中央就可以了。當各地出現把華國鋒的像和毛澤東的像并列懸掛的現象時,華國鋒多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這樣做太不妥當:“根本不應該懸掛我的像,毛主席永遠是我們的偉大領袖,功績無人可比,更不應該把我的像和毛主席的像并列。”各地宣傳機構突出宣傳毛澤東寫的“你辦事,我放心”時,華國鋒沒有提出什么。那確實是毛澤東寫的字。但把他稱為英明領袖,他不高興,認為只有毛澤東配稱英明領袖。現在應該多宣傳老同志。在黨內外都大力樹立他的威望的情況下,他個人提出不同意見,也沒能制止住熱火朝天的宣傳,剎不住大力樹立他威望的這個車。但他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出他的謙遜和不接受個人崇拜的意見。
在中央日常工作中,華國鋒處處以小學生的姿態對待葉劍英,凡大事都征求葉劍英的意見,和葉劍英商量。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華國鋒總是攙扶著葉劍英出席會議。在較大的會議場合,他總是把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讓到前邊。對于中央許多方面工作、重要的決策,他都征求并尊重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其他中央領導人的意見。對其他中央政治局成員,華國鋒也十分尊重,凡事都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決定重要問題之前,他總是以小學生的姿態,和他們共同商量。不僅對于中央高層領導人,對于其他老資格人士,華國鋒也表現出謙遜的姿態。在1977 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就有華國鋒站立在郭沫若后邊關照郭沫若的鏡頭。華國鋒個人也十分注意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他的謙遜,是黨內外公認的。在之前、當時、后來的中央高層領導人中,華國鋒的題詞是比較少的。中央和地方一些部門請求華國鋒題詞,都被他推辭了。
1978 年12 月,華國鋒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針對有人對他搞個人崇拜,明確表示:今后“不要宣傳我個人”,向上和下發文件的抬頭“不要寫華主席、黨中央,只寫黨中央就可以了。也不要提英明領袖,稱同志好”。
『在發揚民主方面開了個好頭』
在1976 年10 月6 日玉泉山中共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上,葉劍英特意提到華國鋒的好品格:為人實在,民主作風好,能團結同志,尊重老同志。這話是十分中肯的。
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有這樣一段話:華國鋒同志在會上著重強調了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集體領導。他提議:全國報刊宣傳和文藝作品要多歌頌工農兵群眾,多歌頌黨和老一輩革命家,少宣傳個人。全會完全同意并高度評價華國鋒同志的提議,認為這是黨內民主生活健全化的重要標志。
有這樣一件事值得提起:1978年12 月,中央黨校組織部分學員到北京市郊紅星養豬場參觀。參觀時,學員們看到那里有一個特制的玻璃櫥柜,里邊放著華國鋒去視察時用過的熱水瓶、茶杯等物品,讓人參觀。有一個叫王立本的學員對此很有意見,他回校后,于12 月29 日給華國鋒寫了一封信,對這件事提出批評,寫后直接通過郵局寄出。華國鋒看到王立本這封信后,很重視。1979 年1 月16 日,華國鋒給王立本寫了一封親筆復信,表示接受他的建議。信的全文如下:
王立本同志:
你的來信收到了,你提的意見很好,我已托北京市委的同志對紅星養豬實驗場的同志作了思想工作,將陳列的物品撤去,今后遇有類似情況都照此辦理,以繼承發揚我黨的優良傳統。
致敬禮
華國鋒 1月16 日
華國鋒還把這封信送到時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的胡耀邦那里,請他在學員結業會上向大家宣讀王立本給華國鋒的信和華國鋒給王立本的復信。
反對個人崇拜的核心是充分發揚民主,而華國鋒在這方面帶了好頭。從粉碎“四人幫”,到正式被選為中共中央主席,一直到1978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都作出了發揚民主的典范。沒有華國鋒的民主精神,就不可能有當年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民主風氣。對于這一點,當時直接參與工作的于光遠說過下面的話:
在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前那一段時間內,《人民日報》和其他報刊在報道中、在文章中,同華國鋒對著干的東西不少,可是華國鋒并沒有去整這些傳媒。這一點至今也還有對華國鋒的好評??這次中央工作會議,許許多多的參加者的發言都講遵循科學思想,都講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中央工作會議充分發揚了民主,對這一點,所有參加會議的人都普遍親身感覺到了,而且是十分滿意的??會議的出席者敢想敢講,勇于闖進過去被認為是“禁區”的那些領域,說人們過去不敢說的話,這就是自己來運用民主權利。民主本來不是等上面恩賜的。同時會議出席者也不對別的發言者打棍子、戴帽子、定調子、劃框子,發言時間不限,發言次數不限,發言范圍不限。對這幾個不限,會議的領導并沒有宣布過,而是自然而然地就這么實行了。這當然同會議出席者的水平和自覺程度高有關,也同會議的領導從來沒有做不利于充分發揚民主的事有關。如果常委中個別人說不利于充分發揚民主的話,而參加會議的人保持沉默,不出來糾正,情況就會不同得多。這次會議的情況不是這樣。
可以說,沒有華國鋒抵制個人崇拜,率先倡導民主,就不會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成功。
(該文摘自《湘潮》雜志2013年11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