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一九四O年深秋的一天,交城縣大隊住在裴家山村。中午,縣大隊負責人老高,忽然看見村頭有一群戰士圍著個人走來。這人身材高大,頭罩毛巾,身穿對襟粗布襖,腰里系一條軟包,和當地老鄉一樣打扮,同戰士們邊走邊談,老高聽見有人親熱地叫著“老華”,這才認出是縣抗聯的華主任,急忙迎上前,熱情地請他到連部吃午飯。縣大隊屬地方軍區直接領導,所以平時老高跟華主任接觸不多,但是印象卻很深。一次縣大隊配合野戰部隊的戰斗中,華主任指揮民兵擔架隊參戰。他頭腦敏捷,思考周密,指揮果斷,送水,送飯,抬擔架安排得有條有理。是個才干出眾的領導。老高很想跟華主任談談,得到些有益的指教。
在連部吃完飯,華主任盤腿坐在炕上,關切地詢問部隊給養等方面的要求,滿腔熱情地說:你們這支隊伍就像一只有力的拳頭,是全縣開展地方武裝的有生力量,咱們一定要保護和發展壯大這支隊伍。老高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把縣大隊的組建經過和最近幾次令人滿意的戰斗情況一口氣講敘了一遍。華主任聽了,沒有過多地贊揚這些成績,卻神情嚴地說:我們自己的部隊一定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這是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保證。據我們了解,現在部隊人員有些不純,不知你注意到沒有?老高看到華主任這樣關心部隊建設,幾句話就談到了建隊宗旨上,暗暗佩服,便睜大眼睛問道:“難道有壞人混進來了嗎?”華主任看著他那緊張的神態笑了,溫和地說:縣大隊初建,你是外地人,不熟悉這里的情況,難免有不純的現象。只要咱們及時注意,抓好政治質量,就能使部隊壯大起來。接著華主任指出三個不可靠的人:一個是姓游的付排長,抗戰以前當過閻匪警察,欺壓過百姓;一個是姓張的排長,本地西社人,在國民黨部隊當過排長,干過壞事;還有一個是事務長,本地南頭人,家里富裕,好吃懶做從不勞動,群眾反映不好。華主任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的觀點和方法具體分析這三個人的情況,語重心長地對老高說:出身和經歷不同,階級感情就不同,對這三個人是不能重用的。華主任敏銳的眼光和透徹的分析,使老高的頭腦清醒了。
送走華主任,老高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他向別的同志轉達了華主任的意見,立即研究了部隊的現狀,迅速建立起黨的組織。不久,日寇開始殘酷的大“掃蕩”,環境惡化了。華主任指出的那三個有問題的人都開小差溜回家去了。但由于及早注意了政治質量,部隊沒有受到任何損失。老高感觸頗深地對同志們說:“華主任的眼光多敏銳啊!多虧提醒得早,不然要出大問題哪!”以后,每當開展工作時,老高首先想到的就是依靠誰打擊誰的問題。
備 注:該文摘自《山西青年》雜志1978年第8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