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左右,平時寧靜的街道頓時熱鬧起來。周恩來同志舊居周圍擠滿了人群,兩層的記者臺已很難找到一點空地。四周住房的窗口和陽臺上,人們都在觀看這一隆重的、象征著中法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儀式。
希拉克市長和德斯坦總統先后講話,他們熱情洋溢地贊頌周恩來總理和法中人民友誼。德斯坦總統在談到周恩來總理決定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中國的土地上時說,“對這位從不希望為自己樹立紀念碑的人,我們希望在他開始自己的戰斗生涯和對法國產生友好情誼的地方向他表示我們的敬意”。這一番話深深地感動著人們。
華國鋒總理在講話中,對法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感謝。他說,這個紀念牌的懸掛,“既是對周恩來總理的永久懷念,又是中法人民友好的象征”。
華國鋒總理由德斯坦總統和希拉克市長陪同,揭下了覆蓋在紀念牌上的棕色帷幕。整個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紀念牌是一塊帶有墨綠色花紋的大理石制成的,上方鑲嵌著周恩來總理的半身銅像,下面刻著“周恩來,一八九八——一九七六,他于一九二二——一九二四年在法國期間住在這所房子里”的金字。在周總理的法文名字上方所刻的“周恩來”三個中文字,是鄧小平副總理的親筆字。
最后,華國鋒總理走進旅館,登上三樓,瞻仰了周恩來同志當年住過的第十六號房間。
周恩來同志的舊居是一家已經開設了六十多年的名叫“戈德弗魯瓦”的三層樓小旅館。二十年代周恩來同志居住的房間,是一間只有
一九二二年,周恩來同志寫過一篇《生別死離》的詩篇,其中寫道:“舉起那黑鐵的鋤兒,開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種子撒在人間,血兒滴在地上”。的確,周恩來同志在這里撒下了革命的種子。當年與周恩來同志共同戰斗的同志,后來成為中國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這里有:朱德同志、鄧小平同志、聶榮臻同志、李富春同志等等。
十月上旬,在華國鋒總理訪問法國前夕,工人們把這家旅館的外墻粉刷一新。現在主持這家旅館的老太太郭博爾夫人告訴記者,原來經營這家旅館的女主人已經遷到法國南部的尼斯居住,在她把這家旅館轉讓給郭博爾先生的母親時,講起了往事:在二十年代初期,這間十六號的小房間里,住著一位中國青年,他的朋友常來聚會,十多個人擠在一起,有的坐在床上,有的蹲在地下,通宵達旦地討論問題。這位中國青年啃干面包,喝自來水,生活非常清苦,但是他總是那么沉著鎮定,那么和藹可親。事隔幾十年,這位女主人才知道這位中國青年就是中國人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巴黎,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人們到處可以看到閃耀著革命光輝的紀念物。這里有挽救民族危亡的女英雄圣女貞德的塑像,有《國際歌》作者鮑狄埃的墓地,有可歌可泣的巴黎公社社員墻,有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留下光輝史篇的巴士底廣場,有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進行革命斗爭的蹤跡。周恩來同志舊居紀念牌的設立,又為巴黎增添了一項新的革命史跡。
周恩來同志早年在巴黎的活動,為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灌注了心血。他的革命的一生,不僅贏得了中國人民的熱愛,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敬仰。當時周恩來同志寫下了“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的名句。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同于二十年代的中國。周恩來同志生前曾希望再來看一看法國,不幸未能實現。今天,華國鋒總理來到法國,進行歷史性的訪問。周恩來總理的遺愿得到了實現。華總理在周恩來同志舊居紀念牌揭幕儀式上說:“周恩來總理的偉大形象遠遠地超出了中國的國界。”他“所關懷的中法友誼之花,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培植下,已經盛開,并將更加絢麗多彩”。
(備 注:該文原題為《“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作者為人民日報記者許慶美、席林生,刊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