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總理在訪問英國的一周中,多次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稱頌中英兩國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他談到八十多年前,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倫敦蒙難,幸而得到英國朋友的營救才重獲自由。他還談到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二十年代初期曾到倫敦了解工人運動的情況,受到英國人民的友好接待。
從華主席的專機在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降落時起,不管走到城市還是農村,工廠還是學校,你都能體驗到英國各階層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摯情誼和受到的殷勤接待。特別是考慮到英國人的民族性格一向比較內向,含而不露,尊重傳統,同時又講求實效,看到許多動人的場面,就格外使人難以忘懷了。
華總理是
來英國訪問的外國領導人是不少的,但此間的公眾輿論一般很少反映。但在華總理來訪期間,這里的電視臺和電臺每天都播送許多有關華總理出訪活動的新聞。一些報刊也以較大篇幅刊登有關的照片和報道。這些都表明英國輿論界對華總理訪問的重視。
英國政府和王室十分重視中國政府領導人對英國的首次正式訪問,首相撒切爾夫人親自到機場迎接華總理,三次主持或出席宴會和招待會。這在英國是不尋常的事情。女王夫婦在白金漢宮正式宴請并陪同參觀王宮和檢閱儀仗隊。倫敦市長肯尼思科克爵士還舉行了通常只為國家元首安排的有七百人參加,完全按中世紀傳統禮儀進行的盛大宴會。出席宴會的英國人穿著大禮服,佩帶勛章、綬帶,色彩繽紛,琳瑯滿目。甚至連一些“老倫敦”也認為這是多年不遇的。
英國人民和政府對中國人民懷有這種深情厚誼決非偶然。中英兩國之間的友好聯系由來已久。近年來雙方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合作,又獲得進一步發展,正如華總理在倫敦市長的宴會上所指出的:中、英兩國“彼此之間不存在根本的利害沖突,卻有著不少共同的利益”。什么是這些“共同的利益”呢?
首先,中、英兩國“都珍惜自己的獨立和安全”,“都要求有一個和平和穩定的國際環境”。兩個國家都曾經歷過戰爭的苦難。英國年齡較大的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慘痛經歷記憶猶新,當時的倫敦市遭到瘋狂轟炸,人們被迫過著“血、淚、汗”的日子。英格蘭中部的工業城市考文垂幾乎被夷為平地,現在的城區全部是戰后重建的。四十年間,從已故首相邱吉爾到現任首相撒切爾夫人,都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感到了戰爭的威脅,并要求采取有效的對策,包括揭露法西斯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者的擴軍備戰計劃和增強自身的國防力量。撒切爾夫人
其次,中、英兩國“都希望發展自己的經濟”。中、英兩國建立外交關系較早,經濟上一直互通有無。特別是一九七二年兩國外交關系升格為大使級以來,雙方的經濟合作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和擴大。兩國貿易總額,一九七五年為一億四千萬英鎊,一九七七年增加到一億六千七百萬英鎊,而今年的頭九個月已上升到二億七千一百萬英鎊。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加速進行,我國對英國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需求也將隨之逐步增加,同時對英國的出口能力也會日益提高。正象華總理所指出的:中國和英國的友好合作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英國不少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中、英兩國加強合作,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的全局。華總理的訪問證實了這一點。當華總理
維護國家獨立、安全與保衛世界和平的共同需要,使中、英兩國朋友更加接近了。中、英兩國友好合作的巨輪,將裝上最新式的發動機,乘風破浪,迅猛前進!
(備 注:該文原題為《中英關系發展的新篇章》,作者為新華社記者楊翊,刊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