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總理到意大利進行正式訪問的第二天,
華總理一行乘坐的汽艇組成一支船隊,駛過海灣航道前往市區。一進入市區的運河河道,十艘傳統的“比索納”小船排列在河道兩側,為首的一艘船上吹奏起迎賓曲,歡迎中國客人的來到。意大利電視臺在播送這段鏡頭時,介紹說:這是一個世紀來少見的對外國來賓的熱烈歡迎。“比索納”類似中國的龍船,頭尾裝飾得絢麗多姿,青年船夫身穿中世紀的各色服裝,鮮艷奪目,配上船只的色彩,顯得十分協調。意大利朋友告訴我們,威尼斯有一項傳統活動,每年九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一年一度的劃船比賽。平時“比索納”都存放在船塢里。歡迎外國貴賓而動用“比索納”是極為罕見的。
華總理乘坐的汽艇在“比索納”的陪同下,徐徐航行,穿過一座又一座的拱橋,來到市中心。沿河兩岸都是十七世紀或十八世紀的古老建筑,有些則是更早、更老的建筑,有威尼斯大學、十四世紀建成的薩路得教堂等。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奧賽羅》,也是發生在這里的故事。
華總理乘坐的汽艇行過時,水道兩岸擠滿的人群中,不時發出“總理”、“總理”、“華”、“華”的歡呼聲。在華總理居住的旅館附近,整天人群不散,他們多么希望能看一看來自中國的遠客。在華總理參觀威尼斯宮和圣馬可廣場時,人們更是擠得水泄不通。華總理不時點頭、招手,向熱情歡迎的意大利人表示深切的謝意。同行的意大利朋友說:威尼斯人都出來歡迎華總理了。要說是萬人空巷,也不為過。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是由一百多小島嶼組成的水城。市區內河道縱橫,大大小小的河道共有一百五十多條,上面架著四百多座橋梁,其中有些橋是在十二世紀建成的。市區內沒有汽車,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艇。有人在河道里劃著一種黑色小船,這就是有名的“貢多拉”。
在威尼斯,人們到處可以聽到馬可?波羅的名字。這里是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市長在歡迎華總理時,把這次訪問比喻為“對馬可?波羅的回訪”,更加加強了七百年前就結成的中意兩國人民的友誼。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從我們一踏上意大利國土,不論是在羅馬,還是在余秋里副總理訪問的都靈,處處都激動著我們的心。馬可?波羅這位十三世紀出生在威尼斯的著名旅行家,曾遠涉重洋,到中國去,居住了十七年。回到威尼斯后,懷著對中國的無限深情,經他口授,寫出了《馬可?波羅游記》,描繪他在中國度過的難忘的生涯。由于這本書是最早向西方介紹中國的書而聞名全球。現在華總理來到威尼斯。華總理乘坐的專機就降落在威尼斯馬可?波羅機場。“比索納”船上演奏的迎賓曲,據人們介紹就是當年威尼斯人歡迎馬可?波羅遠航歸來吹奏的樂曲。今天,人們又吹奏起這支動人的樂曲,來歡迎中國的客人。華總理參觀威尼斯玻璃廠后,主人贈送的一件禮品是一個精致的玻璃盤,上面刻著華總理和馬可?波羅的像,背景是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和他在中國居住過的揚州城。華總理高興地挽住制作這個玻璃盤的工人的胳臂,和工廠的主人一起合影留念。
意大利的朋友們說:“七百年前,馬可?波羅從這里出發到偉大的中國去旅行。”“就是他,向歐洲人民提供了關于中國的第一手材料。”華總理乘汽艇游覽威尼斯市時,向聚集在運河兩旁的歡迎群眾揮手致“馬可?波羅的名字,不僅已經成為中意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甚至可以說,他為中國和歐洲人民建立起了友誼的橋梁”。
(備 注:該文原題為《“對馬可?波羅的回訪”》,作者為新華社記者席林生、許慶美,刊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