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
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肯定毛澤東的“繼續革命”理論,也被認為是華國鋒的一大錯誤。應當承認,華維持了這些口號,這表明他至少相當程度上沒有脫出毛晚年意識形態的窠臼。但是通觀華的政治實踐,事情不像人們批評的那么簡單。
華的方略是“抓綱治國”。“綱”是毛澤東的語言,指的是“階級斗爭”。但是細察華說的“階級斗爭”,并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揭批‘四人幫”。《人民日報》稱:“我們當前的主題,當前的綱,就是深入揭批‘四人幫’。”( 任平:《抓綱治國》,《人民日報》1977年2月8日。)華“抓綱”的目的在于“治國”,他沿用毛澤東的話,特別強調“抓革命,促生產”和“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在批‘四人幫’中要貫徹主席說的‘抓革命,促生產’,過去‘四人幫’誰說‘抓生產’,他們就說‘唯生產力論’……我們現在要好好‘抓革命,促生產’。”(華國鋒、紀登奎聽取中央宣傳口匯報時的講話(1976年10月26日)。)雖然依舊是“抓革命、促生產”的套路,但重心在“促生產”,畢竟與“只革命、不生產”或“重革命、輕生產”不同。對國民生活,華國鋒也相當關注。甫一粉碎“四人幫”,召開財經工作會議,華要求“把暫時的困難渡過去,而且要把群眾生活搞得更好”,“注意群眾生活要搞好,市場一定要搞得更好”,囑咐“明年市場要安排好,元旦、春節要安排好一點”,“輕工業這兩個月不要放松”;還提議明年要解決工資問題。(華國鋒在國務院財經工作會議的講話(1976年11月5日)。)
“文革”之后召開的第一個全國性會議,是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主題是恢復和發展農業。華否定了“四人幫”對“唯生產力論”的粗暴批判,正面肯定了發展生產力:“革命就是解放生產力。粉碎‘四人幫’這場大革命,清除了破壞生產力、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大禍害,被‘四人幫’長期壓抑的廣大工農群眾的革命生產積極性迸發出來,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大有希望了。”(《華主席在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的講話》(1976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1976年12月28日。)語言雖然充滿意識形態色彩,但透露出來“抓生產、抓生活”的意向。華主政兩年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性會議,主題都是計劃、生產、科技、教育、財貿、引進等業務,比如:1976年2月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1977年3月全國計劃會議,3月中央工作會議(議題之一是商定當年的國民經濟計劃),4月到5月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11月到12月全國計劃會議;1978年2月到3月五屆人大一次會議(議程之一是討論《發展國民經濟的十年規劃》),3月全國科學大會,4月到5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6月到7月全國財貿學大慶學大寨會議,7月到9月國務院務虛會。
按照官方敘述,“重點轉移”是“文革”之后的歷史性轉折,而這個戰略是鄧小平最早提出的。已有著述還把它說成是與“兩個凡是”較量的結果,若隱若現地劃出一條華國鋒與鄧小平對立的線索。事實并非如此。
問題是從結束揭批“四人幫”運動的時間提出的,追溯起來,最早還要說是華國鋒在中共十一大作的報告。華和高層的設想,是揭批“四人幫”的清查運動在年內或稍長一點時間“分期分批基本查清”,至于深入系統地批判“四人幫”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和反動世界觀”,“是長期的更為艱巨的任務”。( 華國鋒:《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77年8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2頁。)即揭批“四人幫”分為清查和理論批判兩個方面,清查運動大抵在1977年內告一段落,或者再稍微延長一段時間;理論批判則作為長期任務進行。
十一大后,協助葉劍英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鄧小平,從軍隊工作的角度考慮早些結束揭批運動,盡快將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8月23日,復出才一個月,鄧小平就在中央軍委座談會上透露了這個意思:“華主席提出當前揭批‘四人幫’的斗爭是我們的綱,而且一定要把這場斗爭進行到底,但這總也有一個時間限制嘛,這就是說某個時期總有某個時期的綱。”鄧沒有直接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甚至還說“整個社會主義歷史時期,以階級斗爭為綱,這是肯定的”,但強調的重心是“某個時期總有某個時期的綱,某個部門總有某個部門的綱”。(鄧小平在中共中央軍委座談會上的講話(1977年8月23日)。)或許應該更多從政治策略的角度理解鄧的想法,其意圖可能是以局部替代整體的方式,淡化和置換“階級斗爭”的“綱”。
其實華國鋒也在考慮結束揭批運動。1977年12月,他要求在年內或稍長一點時間,分期分批結束清查運動。有人要求把清查運動的時間延長一點,華沒有同意,要求還是按照十一大的提法。(華國鋒在全國計劃會議的講話(1977年12月11日)。)不知何故,高層并未宣布結束運動,倒是提出“把揭批‘四人幫’的斗爭進行到底”。(葉劍英在中共中央軍委全會上的講話(1977年12月12日),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葉劍英年譜(一八九七——一九八六)》(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第1136頁;華國鋒:《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1978年2月26日),《人民日報》1978年3月6日。)“底”在哪里?時過九個月,鄧小平舊話重提。1978年9月,鄧在東北同沈陽軍區負責人談話,透出對運動過久的不滿:對運動,你們可以研究,什么叫底?永遠沒有徹底的事。運動不能總這么搞下去吧?運動搞得時間過長就厭倦了。有的不疼不癢,沒個目的,搞形式主義。(鄧小平聽取解放軍沈陽軍區黨委常委匯報時的講話(1978年9月17日)。)
鄧小平回京后,很可能與華國鋒作過溝通。10月9日,華同“毛著編辦”幾位負責人(從傳達記錄看,至少有吳冷西、胡繩參加。)談話,提到鄧小平經過沈陽時,李德生反映基層群眾對運動有些厭煩。華還說,鄧在東北提出了軍隊結束運動的五條標準。(這五條標準是:一、恢復軍隊的傳統;二、看是不是真正統一了;三、看軍隊在地方、在人民中的觀感是不是變了;四、紀律,一起行動聽指揮;五、干部隊伍要整頓好。見鄧小平聽取解放軍沈陽軍區黨委常委匯報時的講話(1978年9月17日)。)華這時提出的問題與鄧大致相同:現在揭批“四人幫”運動從全黨全國全軍來看,怎樣估計分析,什么時候可以告一段落,把揭批“四人幫”的斗爭進行到底,這個底怎么算?在他看來,從理論上批林彪、“四人幫”還可以搞若干年,但這不好把全黨全軍全民全體卷入到里邊來,多數人怎么辦?應該轉向新的任務、奮斗目標。華很清楚,加快經濟建設,加快四個現代化,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這是全國人民關心的事”。( 吳冷西傳達華國鋒的講話(1978年10月10日)。)華國鋒考慮,就在這年11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結束運動。(吳冷西傳達華國鋒的講話(1978年10月10日)。)迄今為止,這是所見最早提出結束揭批運動、把“轉向新的任務”作為會議議題的材料。高層就此征求了各地負責人的意見,中央常委商議了此事,政治局開會討論做出了決定。會議前夕,1978年11月5日,華國鋒同起草文件的“秀才”班子談話,告訴他們:“明確明年一月一日就轉。堅決轉。征求地方同志意見,常委議了,政治局開會也談了,大家都一致贊成,再不轉,工作就耽誤了……基于這個分析,提出重點轉移。”(吳冷西傳達華國鋒的講話(1978年11月6日)。)到1978年冬,在“重點轉移”的問題上,華與鄧沒有根本性分歧。
華國鋒唯一有些顧慮的,是如何提政治口號。他的想法,“還是以階級斗爭為綱”或者“提揭批‘四人幫’為綱”,在這個“總口號”之下實現“重點轉移”。這種“兩張皮”的策略,透出華國鋒內心的某種障礙。作為毛澤東欽定的接班人,又長期接受了意識形態的灌輸,華時刻擔心觸碰毛澤東,反復申明:“搞思想解放不是為了貶低主席思想……解放思想,不是要從主席的思想里解放出來,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吳冷西傳達華國鋒的講話(1978年10月10日)。)華未必真的想繼續進行過去那種“階級斗爭”,很可能想以此為盾牌,他不愿也不敢在意識形態層面和政治層面有違毛澤東。這一點,華的確不如久經沙場因而謀慮深遠的鄧小平。就這次會議而言,大概也只是在這一點上,華的意見與鄧稍有差異。1978年11月10日,華在中央工作會議的第一天即宣布:“及時地、果斷地結束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的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轉引自《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第22頁。)但華的講話既沒有提“階級斗爭為綱”,也沒有宣布停止“階級斗爭為綱”,繞開了這個敏感問題。(未完接下一篇)
(該文摘自《炎黃春秋》雜志2011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