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來自軍方,但對地方農村的現狀頗為了解。1967年以來,甘肅全省農村人均口糧都在300斤左右,44%以上的生產隊、41%的農村人口口糧在300斤以下。岷縣82%以上的生產隊、90%以上的人口,口糧只有190多斤。全省農村平均勞動日值只有0.36元,社員年現金收入人均13元,14個縣社員年現金收入人均在5元以下。社員吃不飽肚子,還要倒貼,每個社員欠債35元。今年9月蘭州市收容站收容1100多名外流人員,絕大多數人是因為生活困難外出討飯的。他舉陜西藍田縣安村公社吳莊大隊為例,全大隊共317戶,外出討飯的有109戶[于光遠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筆記。]。與韓先楚搭檔的蘭州軍區政委蕭華說:28年來,陜甘寧青四省吃回銷糧74億斤,僅甘肅就占40億斤,農民生活十分貧困。甘肅每個農民平均欠國家40元,有的地方一天工分只有幾分錢[于光遠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筆記。]。
自然條件相對較好,歷來屬于糧食主產區的地方,比西部地區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幾近一般。安徽是農業大省,省委第一書記萬里說:全省人均糧食至今未達到1955年的水平,1955年人均糧食718斤,每個農業人口貢獻商品糧175斤,而1977年人均651斤,貢獻商品糧才88斤。1977年人均糧食占有量,只比1949年的648斤增長4斤。萬里感嘆:淮北那么好的地方,農民每人每年只分得30多元,大別山老根據地有些農民穿不上褲子,蓋不上被子,實在叫人難過![于光遠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筆記。]與安徽同屬糧食產區的江西,情況與安徽一樣。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介紹:28年,江西糧食年均遞增僅為3.8%;每個勞動力提供的商品糧,1977年為556斤,比1953年減少198斤;農業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70.2元,口糧只有463斤;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的生產隊,占到生產隊總數的21.5%;人均口糧低于400斤的生產隊,占總數的27.7%[于光遠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筆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之譽的東北,農業發展同樣落后。吉林省委副書記張士英說,吉林的農業發展速度很慢,糧食單產一般只有300斤左右,1977年還下降到280斤。農民收入低,債務多,積累少。全省超支款近5億元。年平均收入在40元以下的占14%,每個生產隊積累平均只有兩三千元[于光遠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筆記。]。
至于本來就不屬于糧食產區或者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區,農業落后的情形可想而知。據來自工業大省遼寧的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的發言,1949年至1977年,全省工業總產值增長39倍,而農業僅為2.2倍;搞了近30年,農業仍是一條短腿,農民的口糧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由500斤降到400斤左右,每年需要國家調入糧食20多億斤、豬肉8000萬斤、食油5000多萬斤[任仲夷:《追尋1978年的歷史轉折》,見鄭惠主編:《中國命運大抉擇: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第202頁。]。福建地處沿海,由于大陸同臺灣的長期對峙和緊張,投資一直受到抑制,加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農業發展一直比較落后。省委書記馬興元說,全省人均只有8分地,群眾口糧只有450至460斤,社員年收入僅62元[于光遠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筆記。]。
前引材料已經不少,但還只是與會者討論的極小一部分。因為篇幅的關系,本文不可能更多引述,不過這些足以反映與會者對農業和農村現狀的認知。他們大都沒有太多的套話,毫不遮掩地指出問題,舉證數據之具體,涉及問題之嚴峻,在以往的中共會議上難得一見。在一針見血的批評聲中,農業文件所謂“養活”超過世界1/5人口的神話,無形中被解構。需要指出的是,史料表明,與會者對農業和農村現狀的不滿,成為會議的基本傾向。既然不滿,實際上也就預伏了變革農村政策和農業體制的前提。
不過,不能否認,會上的意見并非完全一致。與批評農業文件的與會者相反,也有與會者肯定農業文件對29年農業發展的評論和估價是公正的,并且認為“決定”提出的加快農業發展的措施是可行的,既從方向、道路、方針、政策方面提出和解決了問題,也在財政投資、物質條件、群眾生活和利益、鼓勵人民群眾艱苦奮斗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辦法[王謙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華北組的發言(1978年11月16日)。]。就筆者所掌握的史料看,贊成和擁護農業文件者,還不是一兩個人。這反映出人們認識上的一種參差、復雜的狀況。(未完轉下一篇)
(該文摘自《中共黨史研究》雜志2011年第9期)